这个书只是在原则上讲少阳病的特征。由中风、伤寒传来的这种情况:由中风来的,中风多热,所以不止于口苦、咽干、目眩,甚至于耳聋、目赤,但是既传入少阳,都有胸胁苦满而烦。要有这种情况,这是柴胡证,不可吐下。伤寒(传来的)也是一样的,意思含蓄得多,一方面给太阳伤寒与少阳病就“头痛发热”(相似症状,给出)鉴别的一个法子:证候是一个(辨别之处),但要辨脉,脉弦细,把少阳脉也说出来了。
把病分成两大类,在中医辨证上主要是阴阳。 病的发生,(包括)脉法也是这样的:不太过便不及,全是的,证候也是。矛盾是普遍存在的,我们讲的阴阳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。上、下就是矛盾,上是积极的方面;前后也是一样的;美、恶,美就是积极的。把积极的方面都叫作阳,把消极的方面都叫作阴,这是古人的阴阳,就是给矛盾的两方面起的。
到这里,我们把三阳三阴篇讲完了。 我们今天趁着有时间,就把中医这套东西复习一下子。就按着这个书。那《伤寒论》辨证啊,是以六经来分的,所以大家都知道六经辨证。但是他这个书前后,全说的是“表里阴阳,寒热虚实”,既有六经又有八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