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【227】脉浮发热,口干鼻燥,能食者则衄。
胡希恕解读
“脉浮发热”是外有热,属于表热。
“口干鼻燥”也可以说是津液枯燥,热伤了津液,口干鼻燥;也可以说是少阳病。少阳病都是一种官窍发热,口苦、咽干、耳聋、目赤都属于少阳病,也可以说是半表半里也有热。
“能食”是里有热。
那么(本条)这是表里内外俱热,则没有不伤人的津液、血液的,所以他容易衄血。
本解读来自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《胡希恕伤寒论讲座》
“脉浮发热”是外有热,属于表热。
“口干鼻燥”也可以说是津液枯燥,热伤了津液,口干鼻燥;也可以说是少阳病。少阳病都是一种官窍发热,口苦、咽干、耳聋、目赤都属于少阳病,也可以说是半表半里也有热。
“能食”是里有热。
那么(本条)这是表里内外俱热,则没有不伤人的津液、血液的,所以他容易衄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