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【191】阳明病,若中寒者,不能食,小便不利,手足濈然汗出,此欲作固瘕[jiǎ],必大便初硬后溏。所以然者,以胃中冷,水谷不别故也。
胡希恕解读
“阳明病,若中寒者”,前面不是说“中寒者不能食”嘛,而不能吃东西。“小便不利”,小便不利,水就停在上面(胃),所以他不能吃东西。
“手足濈然汗出”,阳明病法多汗,如果手脚也不断出汗,那大便就硬,后头书上有讲的,大承气汤条文里就有这个。
那么大便硬,可是由于小便不利,水谷不别,“此欲作固瘕”。固是坚固,瘕就是时聚时散,也就指的大便有硬块,但是前面硬后头还是稀的,所以固瘕的意思也就指的“大便初硬后溏”。
那么为什么呢?“以胃中冷”,胃中冷不是胃寒,(而是)胃中有冷饮,他小便不利嘛,本来他应该大便干、大便硬,有了水在里头,所以他才大便初硬后溏的这种水谷不别,水要走大便,那么大便固然干,又加上水,他就为固瘕之便了,就是初硬后溏。
那么可见前面的“名中寒”,是停湿停水,(所以)他不爱吃东西。
本解读来自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《胡希恕伤寒论讲座》